说到服务器防火墙的设置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技术团队需要关心的事。但说实话,作为服务器管理员,我见过太多因为防火墙设置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。有一次,一个客户坚持要用12345这样的”酷炫”端口当SSH端口,结果服务器不到一周就被黑了。防火墙不是你设置完就完事的,它需要持续的调整和完善。来聊聊那些被实战验证过的防火墙最佳实践吧。
不要使用”默认拒绝”就完事
很多教程都告诉你先把默认策略设为DROP,这没问题,但这只是开始。真正重要的是后续的放行规则要怎么制定。比如Web服务器开放443端口时,我通常会限制并发连接数,防止DDoS攻击。还可以设置geoip规则来拦截已知的恶意IP段,这些在云端防火墙面板都能很方便地设置。

那些你可能忽略的细节
你知道吗?很多入侵都是从UDP端口开始的。我曾经处理的案例中,有台服务器就是因为UDP 53端口被滥用而被封禁。现在我会严格限制UDP端口,除非是必须的DNS服务。另外,大多数应用其实用不到ICMP,但很多人因为习惯性允许所有ICMP流量。建议只放行特定类型的ICMP,比如echo-reply和time-exceeded就够了。
云平台要特别注意的问题
如果你用的是AWS、阿里云这些平台,有一点很容易踩坑:平台自带的网络安全组和你配置的iptables/ufw防火墙可能会出现规则冲突。最好把它们统一管理,我个人习惯是在系统防火墙中做细粒度控制,而在云平台上设置宽泛的安全组。
日志分析比拦截更重要
防火墙不仅仅是拦截工具,它还是重要的监控系统。建议开启详细日志,并配置自动分析。比如fail2ba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它能自动分析日志并将频繁尝试暴力破解的IP加入黑名单。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防火墙日志,往往会发现一些可疑的扫描行为。
说到底,防火墙设置是个平衡的艺术。太严格可能影响业务,太宽松又影响安全。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来定制规则,并保持定期审查。记住,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防火墙规则,只有持续优化的安全策略。
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dchunter.com/index.php/thread/server-firewall-best-practices/
评论列表(6条)
这篇文章讲得太对了,我之前就吃过没限制UDP端口的亏,服务器直接被黑了!
说得太到位了,防火墙设置确实是个持续优化的过程,不是一劳永逸的。
老实说,12345这个SSH端口例子也太真实了,看到过好多这样的案例😂
感谢分享,关于日志分析的部分学到很多,准备明天就开始看日志!
好奇问一下,云平台安全组和系统防火墙的冲突具体要怎么处理比较好呢?
fail2ban真的超级好用,强烈推荐给服务器新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