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多线路容灾,我这个在IDC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运维忍不住想吐槽几句:太多企业都是等到故障发生了才后悔没做容灾。去年某知名电商平台就因为在单一线路故障时没有及时切换,导致双11期间损失惨重。其实建设可靠的容灾方案并不复杂,关键是要搞明白你的业务究竟需要什么级别的保护。
多线路容灾的基本思路
你想啊,单线路就像只靠一根钢丝过河,而多线路容灾就是给自己架设了一条应急桥梁。但具体要怎么搭?我个人建议从这几方面着手:首先是明确业务容忍下限——你的网站能忍受多久宕机?15分钟?1小时?还是必须保证99.99%的可用性?这个答案会直接决定你要投入多大的成本来做容灾。

技术实现的三种姿势
常见的实现方式大致分为三类:DNS轮询最便宜但切换慢,BGP Anycast中规中矩,而混合云方案虽然贵但真香。我最近给一家跨境电商做的方案就是典型例子——他们用CN2 GIA做主线路,同时配了一条163做备份,再加上阿里云香港节点做兜底。不仅实现了20ms内的自动切换,还能根据实时网络质量智能调度流量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别以为上了多线路就万事大吉。我在排查故障时经常发现,有些企业的备用线路根本没定期测试,结果真要用的时候掉链子。建议至少每个月做一次完整的灾备演练,就像消防演习一样,平时多流汗,战时少流血嘛。
容易踩的坑和避坑指南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一家公司花大价钱部署了双线路,结果两条线都接在同一个机柜的交换机上——机柜断电直接全挂。所以物理隔离很重要!另外,监控系统也得跟上,最好是能做到秒级探测+分钟级告警。说到这个就得夸夸现在的智能路由技术了,像Cloudflare的流量调度就可以根据丢包率、延迟等20多个指标自动优化路径选择。
最后送大家一个实用小贴士:千万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AS号的不同线路里。曾经有客户同时买了电信的163和CN2,结果电信国际出口光缆断了照样一起趴窝…这时候如果有个联通或移动的备用线路,情况就可能完全不同了。
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dchunter.com/index.php/thread/multi-line-redundancy/
评论列表(4条)
双11那个案例太真实了,我们去年也差点中招,现在还在补作业😅
20ms内切换牛啊!我们还在DNS轮询,每次切线都像拆盲盒
每月演练说得好,我司的备用线路自从上线就躺尸,上周才发现早欠费停机了😂
同机柜双线路真是名场面,老板以为花了两份钱就保险,结果一根PDU报销全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