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选VPS这个事儿啊,我觉得每个人都踩过坑对不对?记得我刚接触VPS那会儿,看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的配置参数,结果买回来发现根本用不了,那个网速慢得跟蜗牛似的…
配置参数不是唯一标准
我发现新手选购VPS最容易被那些大数字吸引 – 8核16G内存、1TB SSD、100M带宽,但这些数据水分特别大。曾经测试过某款”高配”VPS,实际CPU性能还不如我手机处理器,这你敢信?所以现在看参数时我更关注两项:

- CPU是否是独立核心(vCPU存在超卖问题)
- I/O读写速度(用
dd if=/dev/zero of=test bs=64k count=16k conv=fdatasync
测试)
数据中心位置玄机
同样都是美国节点,洛杉矶和纽约的延迟能差出一倍!建议电信用户优先考虑日本、香港节点,而移动用户竟然用新加坡的效果也不错(移动CMI线路对新加坡有专线优化)。这让我想起上个月测试的两个案例:
香港VPS:电信延迟58ms,移动72ms,线路干净基本不绕路
美西VPS:电信168ms但实测比某些标称120ms的东部机房更快
什么”CN2全线接入”、”GIA保证”这种话术听听就好。有次我买了台声称是CN2 GIA的VPS,结果traceroute一看走的是Level3… 建议亲自测试:
mtr -rwzc 100 你自己的IP地址
现在看到商家这么宣传的,我都会要求提供looking glass或testIP自己跑测试。毕竟数据不会说谎!
说到底,选VPS就像相亲,外表再光鲜也得相处才知道合不合适。把回程路由、网络稳定性这些看不见的指标考察清楚,后续用起来才能舒心。你们有什么选购VPS的奇葩经历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~
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dchunter.com/index.php/thread/choose-vps-server/
评论列表(2条)
说得好!我也被那些虚标配置坑过不止一次,现在买VPS都先看I/O测试,再也不信商家的鬼话了。
移动用户表示确实新加坡节点挺稳的,之前用的香港反而经常抽风🤔